磁分离设备专项运行管理方案
磁分离技术
磁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有三种方法:直接磁分离法、间接磁分离法和微生物—磁分离法。利用磁技术处理废水主要利用污染物的凝聚性和对污染物的加种性。凝聚性是指具有铁磁性或顺磁性的污染物,在磁场作用下由于磁力作用凝聚成表面直径增大的粒子而后除去。加种性是指借助于外加磁性种子以增强弱顺磁性或非磁性污染物的磁性而便于用磁分离法除去;或借助外加微生物来吸附废水中顺磁性离子,再用磁分离法除去离子态顺磁性污染物。
磁分离技术是借助磁场力的作用,对不同磁性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一切宏观的物体,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磁性,但按其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特性,可分为三类: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反磁性物质。其中铁磁性物质是我们通常可利用的磁种。各种物质磁性差异正是磁分离技术的基础。
磁分离法按装置原理可分为磁凝聚分离、磁盘分离和高梯度磁分离法三种。按产生磁场的方法可分为永磁分离和电磁分离(包括超导电磁分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连续式磁分离和间断式磁分离。按颗粒物去除方式可分为磁凝聚沉降分离和磁力吸着分离。
一、项目规模:
10处理站日处理能力约为100000m3/d,设计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B(暂)
二、设计进出水水质:
1)进水水质(实际检测数据)
PH=6~9;CODcr≤432mg/L;BOD5≤187mg/L;悬浮物≤360mg/L;总磷≤5.0mg/L;氨氮≤27.0mg/L
2)出水水质(暂定为一级B)
PH=6~9;CODcr≤60mg/L;BOD5≤20mg/L;悬浮物≤20mg/L;总磷≤1.0mg/L;氨氮≤15.0mg/L;总氮≤20.0mg/L;粪大肠杆菌≤10000/L。
三、加载絮凝磁分离工艺:
加载絮凝磁分离技术是在传统的絮凝工艺中,加入磁粉,以增强絮凝的效果,形成高密度的絮体和加大絮体的比重,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磁粉的离子极性和金属特性,作为絮体的核体,大大地强化了对水中悬浮污染物的絮凝结合能力,减少絮凝剂用量,在去除悬浮物,特别是在去除磷、细菌、病毒、油、重金属等方面的效果比传统工艺要好。由于磁粉的比重高达5.0×10³kg/m³,大约是砂子的两倍,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速度可达20米/时以上,整个水处理从进水到出水可在10分钟左右完成。污泥中的磁粉,利用磁粉本身的特性使用磁鼓进行分离后回收并在系统中循环使用。高梯度磁过滤器捕集流过水中的残余微小颗粒,磁过滤器依照设定的要求被自动清洗,以达到高度净化出水的目的,同时磁过滤器还可以达到去除26纳米病菌的结果。
四、与其他工艺相比,磁分离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加载絮凝磁分离工艺能应用于城市污水的一级、二级、三级、中水和各种工业污水以及饮用水。
2) 处理效果好,其出水质与超滤膜出水相媲美,加载絮凝磁分离工艺能有效地从水中除去微粒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部分已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如:COD、BOD、悬浮物、总磷、色度、浊度等,特别是对磷有强大的去除效果。也能结合生物工艺非常有效和经济地脱氮。
3)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水质的冲击有独特的耐冲击能力。当前段工序出现故障时,或其他有害金属离子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可直接进入磁分离系统,系统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去除效果,大幅度去除水中污染物。
4) 占地极小,10000 m3/d加载絮凝磁分离系统的占地约为250㎡左右,另加走道、加药及操作设施总占地约400㎡左右。
5) 投资低,比膜处理有明显的优势。
6) 运行成本低,设备使用寿命长,除了正常的维护外,不用更换部件而造成高昂的二次投资。
7) 运行管理方便,启动快捷,运行管理简单。
五、加载絮凝磁分离工艺流程示意图:
六、系统成本分析:
1.配套电压为380V,系统装机容量为62KW(不含处理站、造流气曝机NOZZLE-A750,750W),运行负荷为40KW。电费以1.00元/度计算。
则:1248度/天×1.00元/度=1248元/天,折合处理每立方水费用为:0.099元/吨污水。
2. 药剂采用
A、絮凝剂干粉(28%纯度):2800元/吨。
则:60mg/L×0.001mg/g×10000m3/d×2.8元/kg =1680元/d
B、PAM:20000元/吨。
则:1mg/L×0.001mg/g×10000m3/d×20元/kg =200元/d
C、磁种:3500元/吨。磁种循环回收,投加量:30mg/L。
折合处理每立方水药剂费用为:0.198元/吨污水。
3. 污泥产量
系统产生湿污泥42吨,经处理约4-8吨污泥。
七、技术保证措施:
处理站(总装机2.76万kw)、水闸(总设计流量约10万m3/日)、变电所(35kv电压等级)、堤防(一、四级堤防)等水质处理运行管理,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业务技术水平还是处理站管理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各类排涝处理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做到使业主放心。
排涝处理站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将按照岗位要求进行高配置。所有现场运行管理人员都持证上岗;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机电专业);主要工种有处理站运行工、闸门运行工、电焊工、起重工等多种工种。运行工采取老中青相结合,从人员素质、工种搭配和人员数量上保证处理站运行管理的需要。
针对三类处理站排水处理特点及装机情况合理安排各处理站运行值班人员。排污处理站要保证常年正常运行,相对固定运行值班人员,并充分利用排污间隙,按时按量投放药剂,24小时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配备充足的配品配件,确保设备完好率,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城市排涝及市政工程排水处理站具有季节性和突击性特点,一方面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对特殊天气要安排充裕的运行值班人员,并要预备一定的机动力量;另一方面在不排涝期间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完好率,确保开机成功率达100%。
八、公司内部管理机制措施:
我公司积多年实际运行管理经验,内部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考核严格、执行到位、奖惩分明,公司以业主提出的运行管理要求为目标,结合内部有关考核办法,把各个岗位人员的工资和实际工作业绩挂钩,进行绩效考核,结合业主单位的考核情况和我公司内部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职工积极完成维修养护、运行管理任务,评选年度优秀职工,月度、季度岗位考核,对不能胜任现场管理的员工进行换岗,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九、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做法:
1、制定和完善工程运行管理、养护修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2、制定年度处理站、控制闸运用计划或分阶段运用计划;
3、负责处理站的控制运用、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做到“令行禁止”,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4、收集整理控制运用、检查观测、养护修理、水情、雨情等各种技术资料并进行分析,编制总结报告及成果分析;资料完整、准确,科学规范、归档及时。
5、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水利工程养护修理计划,按照计划安排开展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6、按要求开展机械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主要设备100%的完好率。
7、做好处理站、闸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保持设备和管理区内的整洁、卫生。
8、做好处理站、闸的目标管理及达标工作(根据业主的要求和投入的情况确定)。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按处理站目标管理省二级标准要求开展。
9、做到设备上牌、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运行维护和管理区域的警示牌制作安装,设备的标识、标志正确、醒目,设备操作规程、图表、参数等上墙,操作维护规范。
10、加强项目部和业主之间的沟通,项目部负责人及时传达并执行业主的指示和工作意图,完成业主下达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任务。
11、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2、项目部对管理和维护任务进行分解,管理责任明确到人,设备承包管理落实到人,职责清楚。
13、根据处理站需要,配备必需的维修易耗品等材料。
14、编制停电、自然灾害、机械故障、进水异常造成重污染等各类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ManBetX网页版注册_App Store最新官网